2022年国庆节假日期间,市文广旅局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制定针对性消费惠民政策,引导居民科学安排出行,活跃本地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丰富供给模式,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创新消费活动举办方式,特色消费场景塑造消费新潮流。在提升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环境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做好假日市场工作。假日期间各文旅景区和企业活动丰富、有序运行、安全稳定,实现了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工作目标。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安全和谐有序社会环境。
一、国庆节假日期间文旅市场运行情况
国庆假期文旅消费市场攀升。据综合统计测算,国庆节七天假日,全市共接待游客141.62万人次,较2021年增长4.52%;旅游收入3562.21万元,较2021年增长3.22%。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进馆人数22000余人次,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206场次,直接惠及群众近40000余人次。
(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国庆主题氛围浓厚。节日期间旅游景区纷纷推出各项惠民政策和国庆主题活动。神州鸟园景区举办“军梦少年·红心向党迎国庆”活动,航母、直升机、坦克、火箭等军事模型纷纷亮相。对广大游客进行科普教育,营造红心向党的国庆氛围,配合演艺节目,喜迎国庆。景区还为游客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演出、欢乐大巡游、古装情景剧等演出节目,让游客在景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国庆节;小商桥景区开展“迎双节 庆丰收”系列优惠活动,让游客惊喜不断;漯湾古镇景区为丰富和活跃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果,通过商业业态的整合,形成景区内部异业联盟,让游客走近进景区一站式实现吃喝玩乐游购娱。开展内容包括《字圣迎宾》、《女子乐坊》、《杂技表演》、《音乐喷泉》、《川剧变脸》、《食神传说》等系列活动,为广大群众和周边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视听盛宴;许慎文化园景区节日期间在线上平台开启抖音公益直播,“云游”许慎文化园,直播期间送出多重福利,共庆佳节。10月4日重阳节期间开展重阳登高、蟾桂留影、孝老敬亲活动,弘扬孝老敬亲的中华传统美德。10月7日,许慎文化园举办了“弟子规”亲子公益课堂,诵国学经典,学圣人教诲,开启智慧人生,为游客提供假日不同的沉浸式体验。
国庆期间文广旅系统各场馆创意活动新模式,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文化馆开展“喜迎二十大 欢度国庆节”漯河市第二届传统插花艺术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漯河市民盟会员书画展国庆主体展示和“全民艺术普及周”漯河市艺术广场舞优秀作品展播、“全民艺术普及周”漯河市合唱优秀作品展播线上线下活动30余场。博物馆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探秘贾湖之手绘帆布袋、小小贾湖文化传承人讲解、国庆电影大放送等系列活动50余场,图书馆开展线上线下惠民文化活动100余场,以不同方式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疫情防控科学应对,严格落实分类管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文旅发电〔2022〕209号)要求,结合9月27日省文旅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文广旅局召开专题会议,印发《漯河市文广旅局关于做好2022年国庆节期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通知》,在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统一部署下,全面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提高政治站位,把确保二十大的顺利召开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市文广旅局抓紧抓实抓细科学精准做好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传播。严格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场所码做到“应设尽设、应扫尽扫”。暂停接待疫情较重地区入漯旅游团组,遵循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省,倡导就近就便出游。严格管控 A 级旅游景区,加强流量管理,科学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不超过承载接待量 75%),有效采取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实行“三码一核酸”查验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配备疫情防控督导员,设立驻场监督员,加强游客秩序管理。指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和场所,要指派专人负责。严格管控旅行社,指导督促旅行社严格执行《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不得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机票+酒店”及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落实主体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格执行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倡导“河南人游河南”,加强对旅游团队的执法检查,督导旅行社加强对旅游包车疫情防控风险评估,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旅行社制定落实旅游团队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一团一报”制度,及时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填报团队信息。星级酒店加强通风消毒,合理安排消毒频次,提供足够免洗消毒液,严格落实“两查一验”措施,对入住人员查验健康码,测体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客房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提倡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错峰用餐。针对假日期间婚宴预订量激增,人员大规模集中现象,做好应急预案,严防群聚传播风险。积极引导公众配合防控工作,做到戴 口罩、少接触、常消毒。
(三)漯河人游漯河,城市休闲游成主流。国庆节期间在倡导就地过节背景下,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周边游客群构成,跨市旅游人数减少,城市休闲游、乡村游人气高涨。按照非必要不出省、不跨市和省内低风险地区就近就便出游方针,大量游客前往周边景区以及城郊农家乐享受田园休闲生活,体验农庄采摘,感受乡村民俗和生态之美。户外休闲、近郊旅游、乡村旅游是游客出行的主题,特色农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成为假期游客的重要游憩去处。
(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文明出行意识明显提升
节日期间,市文广旅局开展形式多样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质量提升等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向游客发出“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文明消费、文明旅游”、“提倡健康生活,关注食品安全”、“建设治理强国,共享美好生活”“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行”倡议,督促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切实履行食品安全法定义务,强化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生活垃圾分类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推出小份菜、推广分餐制,推行公勺公筷。引导游客树立勤俭节约、绿色生活意识。引导游客按需取餐,文明就餐,拒食野味,积极响应“光盘行动、抵制浪费”号召;引导游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拒绝白色污染,动进行垃圾分类,着力使游客观念由“要我分”转变为“我要分”,不断提高游客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引导游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公约,讲究卫生、理性消费,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景区、酒店、网吧等场所增设了文明旅游和遵德守礼宣传提示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假期期间不文明旅游行为大幅减少,游客的文明出游意识明显提高。
二、国庆节假日期间文旅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市文广旅局专门召开节日期间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落实9月27日省文旅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到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思想,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同时配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假日期间全市旅游假日市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假日旅游环境。节日期间工作重心下沉,秉持“五铁”精神(及铁心、铁胆铁拳、铁律、铁痕),安排督导组进行不间断检查督导,切实做好系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明确排查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排查一处,整改一处,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细致精准,并成立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组,每天对本系统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重点查看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各类场所设施完备、隐患排查整治等情况,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办市场发〔2022〕135号)要求,结合《全市文广旅系统行业国庆节期间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督导工作台账》,对全系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按照“执行、督查、反馈、改进”闭环管理要求,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对旅游市场实行综合治理。假日期间,我市各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以网吧场所、A 级旅游景区为重点,持续开展国庆节期间文化旅游市场检查,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6家次、娱乐场所85家次、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48家次、景区30家次,共出动检查人员678人次,确保全市文旅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三)强化值班值守,做好应急管理。节日期间全市各级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旅游企业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风险防控,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健全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件,做到迅速应对、及时处置。做好来电和投诉等情况登记,耐心解答游客咨询,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总结假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了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及时有效。
三、国庆节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应急和投诉处置情况
假日七天,旅游安全运行,秩序井然,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旅游服务纠纷和旅游投诉。